【民法典于什么时候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重要法律的实施时间,本文将从法律背景、实施时间以及相关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民法典的背景与意义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整合了原有的《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合同法》等多部民事法律,形成了统一、系统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为公民的民事权益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更加明确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民法典的施行时间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民法典成为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原有的相关单行法律在民法典生效后逐步被替代或废止。
三、总结与关键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审议通过时间 | 2020年5月28日 |
| 实施时间 | 2021年1月1日 |
| 法律性质 | 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民事法律 |
| 法律地位 | 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 |
| 原有法律整合情况 | 整合《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合同法》等 |
四、结语
《民法典》的正式施行,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依法治国的决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了解民法典的实施时间及其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升法律意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民法典的具体条款或实际应用案例,可查阅相关法律文本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