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解答】在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通过设定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与实际采购成本进行对比,便于企业掌握材料采购的节约或超支情况,从而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及其解答过程。
一、题目背景
某企业2024年5月发生如下原材料购进及领用业务:
1. 购入A材料:300公斤,单价为8元/公斤,实际支付价款2400元;
2. 购入B材料:200公斤,单价为10元/公斤,实际支付价款2000元;
3. 发出A材料:250公斤用于生产;
4. 发出B材料:180公斤用于生产;
已知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7元/公斤,B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9元/公斤。
二、计算步骤
1. 计算材料的计划成本总额
材料名称 | 购入数量(公斤) | 计划单位成本(元/公斤) | 计划成本总额(元) |
A材料 | 300 | 7 | 2100 |
B材料 | 200 | 9 | 1800 |
合计 | - | - | 3900 |
2. 计算材料的实际成本总额
材料名称 | 购入数量(公斤) | 实际单价(元/公斤) | 实际成本总额(元) |
A材料 | 300 | 8 | 2400 |
B材料 | 200 | 10 | 2000 |
合计 | - | - | 4400 |
3.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名称 | 实际成本(元) | 计划成本(元) | 差异(元) |
A材料 | 2400 | 2100 | +300 |
B材料 | 2000 | 1800 | +200 |
合计 | 4400 | 3900 | +500 |
说明:正数表示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即成本超支;负数则为节约。
4. 计算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名称 | 发出数量(公斤) | 计划单位成本(元/公斤) | 发出计划成本(元) |
A材料 | 250 | 7 | 1750 |
B材料 | 180 | 9 | 1620 |
合计 | - | - | 3370 |
5. 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根据实际总差异为+500元,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比例分配差异:
- A材料应分摊差异 = (1750 / 3370) × 500 ≈ 259.94元
- B材料应分摊差异 = (1620 / 3370) × 500 ≈ 240.06元
三、最终结果汇总表
项目 | A材料 | B材料 | 合计 |
购入数量(公斤) | 300 | 200 | 500 |
实际成本(元) | 2400 | 2000 | 4400 |
计划成本(元) | 2100 | 1800 | 3900 |
成本差异(元) | +300 | +200 | +500 |
发出数量(公斤) | 250 | 180 | 430 |
发出计划成本(元) | 1750 | 1620 | 3370 |
分摊差异(元) | +259.94 | +240.06 | +500 |
四、结论
通过上述核算可以看出,企业在本月采购过程中,A材料和B材料均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合计超支500元。其中,A材料的超支主要来自于采购价格高于计划成本,而B材料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在发出材料时,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并将差异合理分摊至发出产品中,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成本水平,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成本控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