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卖油翁被删的最后一句

2025-10-29 20:54:27

问题描述:

卖油翁被删的最后一句,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0:54:27

卖油翁被删的最后一句】《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一篇寓言性散文,收录在《归田录》中。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卖油老人以精湛的倒油技艺赢得陈尧咨赞赏的故事,传达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的道理。然而,在现代语文教材中,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曾被删去,引发了关于文本完整性与教育目的的讨论。

一、原文结尾内容

根据《归田录》的原始版本,文章最后一句为:

> “此与庄生所谓‘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者何异?”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和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将卖油翁的技艺与古代高超工匠的技艺相提并论,强调技艺的精妙与自然流畅。

二、为何被删?

在现代语文教材中,这一句常被删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 具体说明
理解难度高 “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出自《庄子》,对初中生来说较为晦涩难懂
教学目标不同 教材更侧重于“熟能生巧”的道理,而非引入道家思想
文本简洁性 删除后文章结构更紧凑,便于教学使用

三、保留原句的价值

尽管该句被删,但保留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 文化深度:引经据典,体现古文写作的传统;

- 思想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技艺”与“道”的关系;

- 语言美感: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哲理性。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文章名称 卖油翁被删的最后一句
作者 欧阳修(《归田录》)
原文最后一句 “此与庄生所谓‘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者何异?”
被删原因 理解难度高、教学目标不同、文本简洁性
保留价值 文化深度、思想拓展、语言美感
教育意义 强调“熟能生巧”,同时可引申至技艺与哲学的关系

五、结语

《卖油翁》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一句的删减虽出于教学考虑,但也反映出教材编选中的取舍问题。在阅读经典时,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不局限于教材版本,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