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属于“吟”体诗的一种。全诗通过描绘诗人梦中游历天姥山的奇幻景象,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该诗语言瑰丽奇崛,想象丰富,情感奔放,体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诗中既有对仙境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翻译与解析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海外的客人谈论瀛洲,那里的烟波浩渺,实在难以寻觅。 | 开篇点出诗人听闻他人讲述瀛洲的神奇,但实际无法到达,为后文梦境铺垫。 |
|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越地的人说起天姥山,云霞时隐时现,或许可以看见。 | 引入天姥山,暗示其神秘而真实存在,激发诗人向往之情。 |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天姥山高耸入云,横贯天空,气势超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 描绘天姥山的雄伟壮丽,突出其超凡脱俗的气势。 |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天姥却似乎要向东南倾倒。 | 用夸张手法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增强画面感。 |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我想随着这梦境来到吴越之地,一夜之间飞过镜湖的月光。 | 表达诗人渴望进入梦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湖中的月亮照着我的身影,送我来到剡溪。 | 梦境开始,展现诗人进入一个虚幻而美丽的世界。 |
|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谢灵运曾经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在,绿水荡漾,清猿啼叫。 | 引用历史人物谢灵运,增加诗意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脚穿谢公的木屐,身体登上青云般的石阶。 | 展示诗人进入仙境,模仿古人,体现对自然与古代文人的向往。 |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在半山腰看见太阳升起,空中听到天鸡的鸣叫。 | 梦境中的奇异景象,营造出超现实的氛围。 |
|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千岩万壑道路曲折,迷失在花丛中,靠着石头忽然天黑了。 | 描写梦境中的迷离与变幻,表现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沉醉。 |
| 鸡鸣万物生,霓裳羽衣舞。 | 鸡鸣声中万物苏醒,霓裳羽衣翩翩起舞。 | 展现梦境中的仙界景象,充满神话色彩。 |
| 仙之人兮列如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 仙人们成群结队,呼唤他们就来,挥手他们就去。 | 表达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
|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忽然心神震动,猛然惊醒,长长叹息。 | 梦醒后的失落与感慨,引出对现实的反思。 |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只有醒来时的床榻,失去了刚才的烟霞美景。 | 表达梦境消散,现实依旧,带有淡淡的惆怅。 |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皆如梦。 | 人世间的欢乐也像这样,自古以来一切事情都如梦幻。 | 总结梦境的意义,表达对人生虚幻的感悟。 |
|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暂且让白鹿在青山间游荡,需要出行时便骑它去探访名山。 | 表达诗人不愿屈服于现实,仍愿追寻理想与自由。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让我不能开怀大笑! | 全诗的主旨句,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坚守。 |
三、总结
《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诗,更是一首抒发诗人理想与情怀的作品。通过对天姥山的幻想式描绘,李白表达了对自由、自然和理想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批判了现实社会的束缚与压抑。诗中语言瑰丽,意境深远,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