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篇古体诗,全诗以“梦游”为线索,描绘了诗人幻想中游览天姥山的奇幻经历,并借此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瑰丽、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与浪漫主义风格。
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共分三个部分:
1. 起兴部分:诗人从现实出发,借“海客谈瀛洲”引出对天姥山的向往,表达对仙境的憧憬。
2. 梦境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奇景,包括云霓、仙人、飞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3. 抒情结尾:梦醒后感慨人生无常,感叹现实的不如意,最终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结,表达了诗人不愿屈身奉承、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内容结构表格
| 部分 | 内容概要 | 诗歌内容(节选) | 表达情感 |
| 起兴 | 引出对天姥山的向往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对仙境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 |
| 梦境 | 描写梦中游历天姥山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奇幻、自由、超脱尘世 |
| 抒情 | 梦醒后的感慨与宣言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对人生的感叹,对自由的追求 |
| 结尾 | 表达对权贵的蔑视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不屈服于权势,坚持自我 |
三、创作背景简述
此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他离开长安,南游吴越时所作。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体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四、艺术特色
- 想象力丰富:诗中运用大量神话传说和奇特意象,如“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展现出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 语言优美:诗句流畅自然,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五、结语
《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杰作。它反映了李白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