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当年长恨歌全诗】《莫唱当年长恨歌》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诗如下: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帝王爱情悲剧的反思。下面将从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莫唱当年长恨歌》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情感的诗歌。诗中“长恨歌”指的是唐代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讲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在此诗中并不认同这种帝王爱情的浪漫化,而是强调普通百姓之间的真实情感更为动人。
诗的第一句“莫唱当年长恨歌”,直接表明了诗人对“长恨歌”这种宫廷爱情故事的否定态度。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则指出人间也有如银河般深厚的情感,不必只看帝王之间的爱情。第三、四句通过“石壕村”中的夫妻离别,与“长生殿”中的爱情悲剧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真实情感的赞美。
二、主题思想
| 项目 | 内容 |
| 主题 | 反思帝王爱情,赞美人间真情 |
| 情感基调 | 悲悯、感慨、批判 |
| 表达方式 | 借古讽今,对比手法 |
| 思想内涵 | 强调平凡生活中的深情,反对虚幻的帝王爱情 |
三、艺术特色
| 项目 | 内容 |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含蓄深刻 |
| 修辞手法 | 对比、引用、象征(如“银河”) |
| 结构特点 | 四句短小精悍,层层递进 |
| 意象运用 | “长恨歌”、“银河”、“石壕村”、“长生殿”等历史与现实意象结合 |
四、创作背景简析
袁枚生活在清代,是一位注重个性与情感表达的诗人。他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主张自然情感的流露。因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帝王与平民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民间生活的关注。
五、总结
《莫唱当年长恨歌》虽为一首短短四句的小诗,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它不仅表达了对帝王爱情的批判,也展现了对普通百姓真挚情感的尊重与赞颂。诗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莫唱当年长恨歌 |
| 作者 | 袁枚(清代) |
| 体裁 | 七言绝句 |
| 核心观点 | 批判帝王爱情,推崇人间真情 |
| 主要意象 | 长恨歌、银河、石壕村、长生殿 |
| 艺术手法 | 对比、象征、引用 |
| 情感表达 | 悲悯、讽刺、同情 |
| 创作背景 | 清代,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关怀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深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