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目光如豆是什么意思

2025-11-11 06:45:38

问题描述:

目光如豆是什么意思,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06:45:38

目光如豆是什么意思】“目光如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视野狭窄、见识短浅,缺乏远见和全局观。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目光就像豆子一样小,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事物,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或长远的发展。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目光如豆
拼音 mù guāng rú dòu
出处 出自《左传》等古代文献,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
含义 形容人目光短浅,见识狭窄,缺乏远见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眼界狭隘、不能全面看待问题
近义词 短视近利、鼠目寸光、目光短浅
反义词 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目光深远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1. 教育领域

- 老师常常提醒学生不要只关注眼前的分数,要注重长期的学习积累和能力提升,否则会变成“目光如豆”的人。

2. 职场发展

- 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学习新技能,这种行为也常被评价为“目光如豆”,难以在竞争中立足。

3. 企业管理

- 企业领导者如果只关注短期利润,忽视长期战略,也会被认为是“目光如豆”,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目光如豆”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原文为:“其言不听,其行不从,其心不诚,其志不立,其貌不正,其色不和,其声不亮,其气不和,其目不长,其身不正,其足不稳,其步不正,其言不顺,其行不端,其心不正,其志不坚,其意不专,其志不一,其行不果,其事不成。”

虽然这段文字并非直接提到“目光如豆”,但其中对“目光不长”的描述,正是该成语的雏形。

后来在明清小说中,“目光如豆”逐渐成为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缺乏远见和判断力。

四、结语

“目光如豆”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局限性的深刻揭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应当拓宽视野、提升格局,避免因短视而错失良机。只有具备远见和全局意识的人,才能在人生和事业中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