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原文及译文】《洛阳牡丹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一篇散文,记录了洛阳地区牡丹的栽培历史、品种特点以及赏花风俗,语言典雅,内容详实,是研究古代花卉文化的重要文献。
一、原文节选(部分)
>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末夏初,花盛时,士庶相与游宴于园圃之间,谓之“看花”。其花之种类甚多,有姚黄、魏紫、赵粉、牛黄、御衣黄、酒醉杨妃等,皆以人名或色名而得名。
> 或问:“花之贵者何也?”曰:“牡丹也。”盖洛阳土宜牡丹,故其种特盛。自唐以来,已有名矣。然至本朝,尤盛。士人争夸其美,以为可比国色。
> 余尝见其花,色艳而香浓,枝叶繁茂,姿态各异。或高或低,或开或谢,各具风韵。虽非珍奇之物,然其美足以动人。
二、译文(节选)
> 洛阳的风俗,大多喜欢花卉。春天末期、夏天初来之时,正是花开最盛的时候,士人和百姓常常在花园中聚会游玩,称之为“看花”。
> 牡丹的种类很多,有“姚黄”、“魏紫”、“赵粉”、“牛黄”、“御衣黄”、“酒醉杨妃”等,都是根据人的名字或颜色来命名的。
> 有人问:“哪种花最珍贵?”回答是:“牡丹。”因为洛阳的土壤适合种植牡丹,所以它的品种特别丰富。从唐代开始,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到了本朝(宋代),更加盛行。士人们争相夸耀它的美丽,认为可以媲美国色天香。
> 我曾经见过这些花,色彩鲜艳,香气浓郁,枝叶繁茂,姿态各异。有的高耸,有的低垂,有的盛开,有的凋谢,各有其独特的韵味。虽然不是稀世珍品,但它的美丽足以打动人心。
三、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 |
| 作品名称 | 《洛阳牡丹记》 |
| 写作背景 | 北宋时期,洛阳为牡丹盛产地,士人喜赏花 |
| 主题 | 记述洛阳牡丹的品种、栽培情况及社会风俗 |
| 文体 | 散文 |
| 语言风格 | 雅致流畅,描写细腻 |
| 核心观点 | 牡丹在洛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文化地位 |
| 品种举例 | 姚黄、魏紫、赵粉、牛黄、御衣黄、酒醉杨妃等 |
| 社会影响 | 牡丹成为士人雅集、赏花活动的重要对象 |
| 文化意义 | 反映宋代花卉文化与审美情趣 |
四、结语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不仅描绘了牡丹的美丽,更通过文字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这篇文章不仅是对牡丹的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读之令人感受到古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