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什么意思】“母仪天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位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和他人的榜样。这个词不仅强调了母亲的品德与行为对家庭成员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她对社会的正面引导作用。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母 | 指母亲 |
| 仪 | 表率、典范 |
| 天下 | 泛指整个社会或国家 |
综合来看,“母仪天下”意为:母亲作为家庭的核心,其言行举止足以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出处与用法
“母仪天下”最早见于《后汉书·皇后纪》,用来赞美有德行的母亲,尤其是那些在国家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皇后或太后。例如:
> “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母仪天下。”
这句话说明,这位母亲不仅在家庭中受尊重,更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地位,她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母仪天下”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卓越的母亲。她们不仅关心孩子的成长,还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这种精神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也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母仪天下”的关系 |
| 母慈子孝 | 母亲慈爱,子女孝顺 | 强调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 |
| 妻贤夫祸少 | 妻子贤惠,丈夫少灾祸 | 更多强调夫妻关系 |
| 母仪天下 | 母亲作为社会表率 | 强调母亲的道德影响力 |
五、总结
“母仪天下”不仅是对母亲的一种极高赞誉,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母性力量的重视。它强调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双重角色——既是家庭的支柱,也是社会的榜样。在当今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尊重母亲、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