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2025-10-25 01:09:16

问题描述: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1:09:16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共26章,主要围绕“仁”的思想展开,强调仁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道。

以下是对《论语·里仁篇》的原文与翻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与参考。

一、

“里仁篇”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仁”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要求。孔子认为,“仁”不仅是道德修养的核心,更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他主张人们应以“仁”为本,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行为的端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同时,他也指出“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常行为来实现的。

此外,本篇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君子、小人、礼、义等概念的讨论,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不处在仁德之地,怎么能算有智慧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欢人,也才能真正地讨厌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得,就不应该去享有。”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田地;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如果只按照利益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怨恨。”
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善盖寡矣。” 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真正憎恶不仁之人。爱好仁德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值得推崇;憎恶不仁的人,他的善行也不多。”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其类别。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具备仁德。”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值得。”

(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列出部分章节,完整内容建议查阅《论语》原文)

三、总结

《论语·里仁篇》是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章,尤其强调“仁”的重要性。孔子不仅提出了“仁”的理念,还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和人生态度,引导人们向善、修德、立身。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些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世界的修养与提升。

通过阅读和理解“里仁篇”,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精髓,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