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归故山草堂翻译】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回到故乡的草堂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来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落花、鸟鸣、溪水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高斋逢雨暮,散帙卧看山。 | 在高高的书斋里,傍晚遇雨,我放下书卷,躺在床上看山。 |
| 惊鸟随风起,流云共客还。 | 惊飞的鸟儿随着风一起飞起,流动的云朵仿佛也陪伴着我归来。 |
| 落花如有意,来往逐人寰。 | 落花好像有意,来来往往地追逐着人间。 |
| 石径无尘迹,空庭有月关。 | 石头小路没有尘土的痕迹,空荡的庭院中有月亮的关照。 |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诗人通过对“雨”、“鸟”、“落花”、“石径”、“空庭”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幅暮春时节归乡的画面。诗中“惊鸟随风起”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的灵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落花如有意”则赋予落花以情感,表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质朴,体现了钱起诗歌中常见的“含蓄隽永”的风格,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