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民字开头的成语

2025-11-07 11:36:37

问题描述:

民字开头的成语,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11:36:37

民字开头的成语】“民”字在汉语中常用于表达与人民、百姓相关的概念,因此许多成语也以“民”字开头,用来描述国家治理、民生状况或社会现象。这些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字开头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及出处:

一、

“民”字开头的成语多涉及国家政策、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古人对民生的关注。例如,“民不聊生”形容人民生活困苦;“民为邦本”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些成语在历史文献、诗词文章中频繁出现,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体会中华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二、表格展示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来源
民不聊生 人民无法维持生活,形容极度贫困 《汉书·食货志》
民为邦本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民心所向 人民所支持的方向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民怨沸腾 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 《后汉书·王符传》
民风淳朴 人民的风俗善良质朴 《资治通鉴》
民生凋敝 人民生活困难,经济衰败 《明史·张居正传》
民贵君轻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 《孟子·尽心下》
民胞物与 将百姓视为同胞,万物皆为朋友 张载《正蒙》
民脂民膏 比喻搜刮百姓的财物 《宋史·范仲淹传》
民力竭矣 人民的力量已经耗尽 《左传·僖公十五年》

三、结语

“民”字开头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人民福祉和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