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退出以什么为标准】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逐步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与此同时,对贫困县的退出标准也进行了科学设定,以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
一、贫困县退出的主要标准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及相关政策文件,贫困县退出主要依据以下几项核心指标:
1. 贫困发生率:贫困县退出时,其行政区域内农村常住居民贫困发生率需降至2%以下。
2. 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通常为80%以上)。
3. 义务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失学现象,辍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基本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大病救治覆盖率高。
5. 住房安全: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无危房。
6. 饮水安全: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达标率应达到90%以上。
7.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当地平均水平,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二、贫困县退出流程
贫困县退出需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 县级申请 | 贫困县向省级政府提出退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
2 | 省级初审 | 省级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 |
3 | 国家评估 | 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实地核查与数据比对 |
4 | 公示公告 | 通过媒体公示退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
5 | 批准退出 | 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后正式退出 |
三、总结
贫困县退出不是简单的“摘帽”,而是建立在稳定脱贫基础上的综合评估过程。它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国家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全面巩固和长期规划。
通过科学的退出标准和严格的评估流程,确保了脱贫质量,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表:贫困县退出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标准要求 |
贫困发生率 | ≤2%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全国平均水平的80% |
义务教育保障 | 无失学、辍学 |
基本医疗保障 | 参保率100% |
住房安全 | 无危房 |
饮水安全 | 达标率≥90% |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达到当地平均水平 |
通过这一系列标准和流程,贫困县退出工作得以有序推进,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