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的浩瀚长河中,有一句诗常常被引用、传颂,那就是:“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句诗意境优美,语言婉转,令人回味无穷。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首诗?整首诗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哲思呢?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薛曜的《春日登楼怀归》,原诗如下:
> 春日登楼怀归
> 薛曜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 青山无主月长在,白发无人我自知。
>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欲把一竿临水钓,还应笑杀钓鱼人。
这首诗以春天登楼远望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中间两句描绘自然景象,青山依旧,白发已生,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后两句则借景抒情,用“庭霞”与“林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也暗含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忆。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一句,尤为精妙。它描写的是晨光中的庭院景色,天边的霞光似乎刚刚落下,而诗人却误以为是昨夜盛开的花朵。这种虚实交织的描写,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恍惚与迷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与记忆的模糊。正是这种朦胧的意境,让诗句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薛曜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对人生、自然时的深沉思考。而那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引用与欣赏。
如果你也喜欢古典诗词,不妨多读一读这样的作品,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情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