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怎么读是什么病】“瘰疬”这个词听起来比较生僻,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都会感到困惑。那么,“瘰疬”到底怎么读?它又是什么病呢?下面我们将从发音、含义和相关医学知识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拼音 | luǒ lì |
| 注音 | ㄌㄨㄛˇ ㄌㄧˋ |
| 字义 | “瘰”意为颈项之间相连的肿块;“疬”指疾病或肿块。合起来即指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因感染引起。 |
二、什么是“瘰疬”?
“瘰疬”在现代医学中通常指的是淋巴结结核,属于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由结核杆菌引起。它常见于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表现为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有时伴有压痛或红肿。
常见症状:
- 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处出现无痛性或轻微疼痛的肿块
- 肿块逐渐增大,可能融合成团
- 严重时可能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病因:
- 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 多数患者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治疗方式:
-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 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 需长期坚持用药,避免耐药
三、常见误区
| 误区 | 正确理解 |
| 瘰疬就是普通的淋巴结肿大 | 不是,瘰疬特指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淋巴结感染 |
| 瘰疬只发生在颈部 | 不仅限于颈部,也可能出现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
| 瘰疬可以自愈 | 一般需要药物治疗,不建议自行处理 |
四、总结
“瘰疬”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医学术语,发音为“luǒ lì”,主要指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淋巴结感染。虽然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在结核病高发地区更为常见。若发现颈部或其他部位有持续肿大的淋巴结,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瘰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身边有人疑似患有此病,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