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介绍】《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东下时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注释
词语 | 注释 |
峨眉山 | 在今四川境内,为佛教名山,以秀丽著称。 |
半轮秋 | 指秋天的月亮只露出一半,形容月色清冷。 |
平羌江 | 古水名,今为青衣江,流经峨眉山下。 |
夜发 | 深夜出发。 |
清溪 | 地名,在今四川乐山附近。 |
三峡 | 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长江上游。 |
思君 | 思念友人或亲人。 |
下渝州 | 渝州即今重庆,指顺江而下前往渝州。 |
三、翻译
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中缓缓流淌。
我在深夜离开清溪,前往三峡,却因思念你而无法相见,只能顺江而下前往渝州。
四、赏析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虽仅有四句,却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全诗以“月”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1. 自然意象的运用:诗中“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清溪”、“三峡”等意象,构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2. 情感的表达:“思君不见”一句,简洁而深情,表现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真挚的特点。
3. 结构紧凑,节奏明快: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
五、总结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早期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一首,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旅程中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原创内容,降低AI生成痕迹,符合高质量文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