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是什么意思】“柳下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温和、善良、有礼、不轻易发怒,尤其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能够保持节操和道德。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的贤人柳下惠,后被引申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象征。
一、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姓展名禽,字季,因封地在柳下(今山东新泰柳里),死后谥号为“惠”,故世称“柳下惠”。他以德行高尚、仁爱宽厚著称,尤其以“坐怀不乱”的典故闻名。
在古代文化中,“柳下惠”常被用来比喻一个正直、有修养、守礼、不贪图私欲的人。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性格温和、待人友善、不易动怒的人。
二、表格:柳下惠相关知识点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
| 本义 |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姓展名禽,字季,谥号“惠”。 |
| 典故 | “坐怀不乱”——传说柳下惠曾与女子同坐,但未动情欲,体现其自律与品德。 |
| 引申义 | 形容人品端正、性情温和、有礼有节、不轻易动怒。 |
| 文化意义 | 象征儒家推崇的“仁者”形象,代表传统道德中的典范人物。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某人性格温和、处事稳重、有修养。 |
三、结语
“柳下惠”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更是一种人格理想的象征。他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道德、仁爱与节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赞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