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原文及翻译】《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杨衒之撰写的一部佛教史地志书,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地区佛寺的兴衰与历史变迁。其中,“永宁寺”一章尤为著名,详细描述了这座当时中国最宏伟的佛寺建筑及其宗教文化背景。
一、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一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永宁寺的建筑规模、艺术成就以及其在北魏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不仅记录了寺院的形制、布局和装饰,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敬与信仰。此外,文中也隐含了对王朝兴衰、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永宁寺,灵太后胡氏所造也。 | 永宁寺是由灵太后胡氏所建造的。 |
| 金刹高耸,云气缭绕,佛殿巍峨,庄严神圣。 | 寺中的金塔高高耸立,云雾环绕;佛殿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
| 其中有一塔,名曰“九层”,高三十丈。 | 其中有一座塔,名为“九层”,高达三十丈。 |
| 金盘承露,光耀日月;琉璃为瓦,映照四野。 | 金盘承接露水,光辉灿烂,可与日月争辉;琉璃瓦铺顶,光彩夺目,映照四方。 |
| 铜铸佛像,高八丈,面如满月,慈眉善目。 | 铜铸的佛像高八丈,面容如满月般圆润,眼神慈祥温和。 |
| 诸天神像,各具形态,或坐或立,栩栩如生。 | 各种天神雕像,形态各异,或坐或立,生动逼真。 |
| 供养人众多,皆为王公大臣,信奉佛法,恭敬虔诚。 | 供养人众多,均为王公大臣,信仰佛法,恭敬虔诚。 |
| 每年正月,四方僧众云集,香火鼎盛,礼佛不辍。 | 每年正月,四方僧侣齐聚,香火旺盛,礼佛不断。 |
| 灵太后亲临法会,焚香祷告,祈求国泰民安。 | 灵太后亲自参加法会,焚香祈祷,祈愿国家安宁。 |
| 然而,后世战乱频仍,寺毁于兵火,昔日辉煌,今已成空。 | 然而,后来战乱不断,寺庙被战火摧毁,昔日的辉煌如今已成空谈。 |
三、结语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不仅是一篇关于佛教建筑的描写,更是一部反映北魏社会风貌与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通过对永宁寺的详尽记述,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同时,文中也透露出对时代变迁与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使这篇文章在文学与历史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