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全诗】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时所作,共107首,其中第五首最为人熟知。诗中以“落红”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理想未竟的感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中的名句,意思是:飘落的花瓣并非没有感情,它会化作春泥,滋养新花,象征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不仅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升华。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龚自珍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厚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己亥杂诗·其五》 |
| 作者 | 龚自珍(清代) |
| 创作背景 | 1839年(己亥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写下组诗《己亥杂诗》共107首 |
| 诗句原文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关键词解释 | - 落红:凋谢的花瓣 - 化作春泥:化为泥土 - 护花:保护花朵,象征奉献精神 |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虽辞官但心系国家,愿为国家尽一份力,体现无私奉献的精神 |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 影响与评价 | 被广泛传诵,成为表达奉献精神的经典名句 |
三、结语
“落红不是无情物”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即使身处低谷或离开舞台,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龚自珍用自然现象寄托人生理想,这种情怀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