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罗刹海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以其荒诞离奇的情节和深刻的讽刺意味而著称。文章通过描写一个虚构的“罗刹海市”,影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一、
《罗刹海市》讲述了一个名叫马骥的少年,在一次出海捕鱼时误入了一个名为“罗刹海市”的神秘国度。这个国家的人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与常理相悖。他们认为长得漂亮的人是“妖”,而丑陋的人反而是“正派”。在这样的社会中,马骥因为外貌俊美被当作妖怪驱逐,最终不得不伪装成丑陋的模样才能生存下去。
故事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外表的偏见、对权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对真理的扭曲认知。蒲松龄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趋炎附势、是非不分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马骥者,字龙媒,少有大志,尝游于海上。 | 马骥,字龙媒,年少时便胸怀大志,曾游历海上。 |
| 一日,风涛大作,舟几覆,遂登岸。 | 一天,风浪骤起,船几乎倾覆,于是他上了岸。 |
| 见一城郭,高耸入云,朱门金瓦,气象非凡。 | 看到一座城池,高耸入云,红门金瓦,气势非凡。 |
| 其人皆面如黑炭,目似铜铃,状若鬼怪。 | 那里的人全都面色黝黑,眼睛像铜铃,模样如同鬼怪。 |
| 谓之曰:“此罗刹海市也。” | 他们说:“这是罗刹海市。” |
| 马骥惊曰:“此何地?吾闻海外有国名‘罗刹’,其俗尚丑。” | 马骥惊讶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听说海外有个叫‘罗刹’的国家,那里崇尚丑陋。” |
| 众笑曰:“汝乃天仙,非我辈也。” | 众人笑着说:“你是天上的仙人,不是我们这类人。” |
| 遂驱之去。 | 于是将他赶走了。 |
| 马骥愤,乃易容,披发赤足,佯狂而去。 | 马骥愤怒,于是改变容貌,披散头发,赤脚假装疯癫离去。 |
| 自是,不复见其形,惟闻其声。 | 从此再也看不到他的样子,只听到他的声音。 |
| 乡人皆谓:“此人已化为妖。” | 村里人都说:“这个人已经变成妖怪了。” |
三、总结
《罗刹海市》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其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现了蒲松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反映了他对人性、道德和审美观念的深刻思考。通过“以丑为美”的设定,蒲松龄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外表的盲目追求和对真理的忽视。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外表来判断,而应看其内在品质与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避免被表象迷惑,学会理性思考,明辨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