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是什么意思】“绵里藏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柔软的棉布中藏着针”,用来形容外表看起来温和、柔顺,实际上内心却隐藏着锋利、严厉或尖锐的一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言辞或行为方式,表面上看似温和可亲,实则暗含批评、讽刺或威胁。
“绵里藏针”是一种委婉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常见于人际交往、文学作品或政治语境中。它强调的是表面与内在的反差,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和智慧。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人往往善于控制情绪,不直接表达敌意,但又能让对方感受到潜在的压力或警告。
表格:绵里藏针的含义与用法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绵里藏针 |
| 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 字面意思 | 柔软的棉布中藏着针 |
| 比喻意义 | 表面温和,内里尖锐;外柔内刚 |
| 常用场景 | 人际交往、文学描写、政治话语、批评与讽刺 |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负面(带有隐含的批评或警告) |
| 近义词 | 外圆内方、口蜜腹剑、虚与委蛇 |
| 反义词 | 直言不讳、表里如一、心直口快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文也,若锦之绵,而其质也,若针之锐。”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说话或做事的方式,尤其在职场、外交、辩论等场合中较为常见 |
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绵里藏针”的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直接冲突,但也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他人感情。在写作或演讲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