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是什么意思】“拗”是一个汉字,读音为“niù”,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具体意义需根据语境来判断。它既可以表示“不顺、不顺从”,也可以表示“使弯曲、扭转”,还可以作为动词或形容词使用。以下是对“拗”字的详细解释。
一、
“拗”是一个多义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1. 不顺、不顺从:如“固执己见,不肯妥协”,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
2. 使弯曲、扭转:如“拗断树枝”,表示物理上的弯曲或断裂。
3. 方言中用法:在某些地区,“拗”也指“争辩、争论”。
4. 诗歌中的用法:在古诗中,“拗”有时用来形容句式不流畅、有别于常规的表达方式。
此外,“拗口”是常见的搭配,意思是说话或写文章时难以顺畅表达,容易让人听不懂。
二、表格展示
拼音 | 读音 | 含义说明 | 例句/用法 |
拗 | niù | 不顺、不顺从 | 他性格太拗,不愿听劝。 |
拗 | niù | 使弯曲、扭转 | 他把树枝拗断了。 |
拗 | niù | 方言中表示争辩、争论 | 两人为了这事又拗起来了。 |
拗口 | niù kǒu | 说话或写文不顺畅、难懂 | 这句话有点拗口,不容易理解。 |
拗体 | niù tǐ | 诗歌中不按常规格律写作的方式 | 李白的诗有时用拗体,显得别具一格。 |
三、结语
“拗”虽然字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含义丰富,尤其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应用。了解其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交流,掌握“拗”的多种含义都能提升语言的灵活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