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几曾识干戈中干戈指什么

2025-09-08 20:47:19

问题描述:

几曾识干戈中干戈指什么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20:47:19

几曾识干戈中干戈指什么】“几曾识干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原句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但“几曾识干戈”并非此诗中的原文,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衍生出的一句话,常用于表达对战争、动荡历史的感慨。

在“几曾识干戈”这一语句中,“干戈”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是古代兵器的代称,更象征着战争与冲突。以下是对“干戈”含义的详细解读。

一、

“干戈”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军事术语,其中“干”指盾牌,“戈”指一种长柄武器,两者合起来代表战争或武力。在诗词中,“干戈”常用来比喻战乱、兵戎相见,带有强烈的战争色彩。

在“几曾识干戈”这一语句中,“干戈”象征着历史上频繁发生的战争与动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反思。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含义 来源 用法 文化意义
盾牌 古代兵器 与“戈”连用,表示防御工具 代表防御、自保
长柄武器 古代兵器 与“干”连用,表示进攻工具 代表攻击、战争
干戈 战争、武力 《尚书·大禹谟》等典籍 常用于诗词、文章中 象征战乱、动荡、冲突

三、延伸理解

“干戈”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符号,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渲染战争氛围,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或对和平的渴望。例如:

- 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未直接使用“干戈”,但其情感基调与“几曾识干戈”有异曲同工之妙。

-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体现了对战争与英雄气概的复杂情感。

四、结语

“干戈”虽是古代的兵器,但在文学中已超越了其物理意义,成为战争、冲突、动荡的象征。通过“几曾识干戈”这样的表达,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能引发对当今世界和平的更多关注。

如需进一步探讨“干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或其在现代语境中的运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