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与我立黄昏,
独倚阑干望远村。
风抚残枝添别绪,
月笼幽径起愁云。
此生几度逢知己,
世事多艰叹路分。
且把闲情付流水,
明朝再觅旧时痕。
诗中,“无人与我立黄昏”一句点明了主题,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黄昏时分,本是人们归家团聚、享受宁静时刻的美好景象,然而诗人却独自站立,没有同伴相伴,这无疑增添了几分落寞与惆怅。
接着,“独倚阑干望远村”,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他倚靠在栏杆旁,目光投向远方的小村庄,似乎在寻找某种寄托或慰藉,但映入眼帘的仍是无尽的空旷和寂静。
“风抚残枝添别绪,月笼幽径起愁云”,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具象化。微风轻拂着枯萎的树枝,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朦胧的月光笼罩着蜿蜒的小径,更让人心头涌上层层愁绪。
后两句则从个人经历出发,感慨人生的不易。“此生几度逢知己,世事多艰叹路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人生道路坎坷的深刻体会。最后,“且把闲情付流水,明朝再觅旧时痕”,展现了诗人豁达而又略带无奈的心态,他选择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寄情于山水之间,期待未来能重新寻回曾经的美好记忆。
整首诗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描绘,成功塑造了一个内心丰富且充满哲思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