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2025-11-12 17:29:28

问题描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2 17:29:2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题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该诗通过描绘夏日西湖的晴雨变化和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豁达心境。

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共有四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在晴天与骤雨之间的变幻之美,既有“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动态画面,也有“卷地风来忽吹散”后的“水天一色”的静谧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意象与描写 表达情感/思想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如墨般翻滚,尚未遮住远山 描绘乌云密布的景象,预示风雨将至
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色的雨点如珍珠般跳跃,纷纷落入船中 生动表现暴雨的猛烈与动感
卷地风来忽吹散 突然一阵大风吹过,乌云被吹散 展现天气突变,风云变幻之快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下的水面广阔如天空 营造出一种空灵、辽阔的意境

三、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诗中运用比喻(如“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节奏明快:四句诗结构紧凑,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3.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豁达情怀。

四、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72年任杭州通判期间,常游西湖。这首诗写于六月二十七日,当时他登上望湖楼,目睹了西湖由晴转雨、再转晴的自然变化,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五、结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成为苏轼诗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西湖的美丽风光,也反映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深受读者喜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