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意思简述】一、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是一句出自《列子·汤问》的成语,形容歌声或声音极其嘹亮、震撼,足以震动树林,甚至能阻止天空中的云彩流动。这句话原本用来赞美古代音乐家韩娥的歌声之美,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声音的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多用于形容某种表达或表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核心意思解析
词语 | 含义 | 用法举例 |
声振林木 | 声音大得可以震动树林 | “他的演讲声振林木,全场为之动容。” |
响遏行云 | 声音高亢,能阻止云彩飘动 | “她的歌声响遏行云,令人陶醉。” |
整体含义 | 形容声音极其嘹亮、震撼,有极大的感染力 | “这首交响乐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令人心潮澎湃。” |
三、文化背景与引申意义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讲述的是韩娥的故事。她因歌声动人,使得整个城市为之倾倒,连鸟兽都停止了鸣叫,云彩也仿佛被她的歌声所阻拦。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极高赞美,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浪漫想象。
在今天,这一成语常用于文学、艺术、演讲等场合,强调一种超越常规的表现力,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与感动。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文艺评论、演讲评价、艺术欣赏等。
- 避免滥用: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否则显得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
- 搭配使用:可与“余音绕梁”、“荡气回肠”等成语搭配,增强语言表现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艺术与情感力量的高度肯定。它提醒我们,真正打动人心的声音,往往能够超越物理的界限,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