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政治与道德的重要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遵循正道、施行仁政,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如果背离正道、行不义之事,则会失去人心,只有少数人愿意支持。
这一思想强调了“道”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也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提出的著名政治主张,强调正义与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得道者因其合乎天理、顺应民心而获得广泛支持,失道者因违背民意而孤立无援。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政治,也对现代管理、领导力以及人际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原文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含义 | 得到正道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失去正道的人则会失去人心。 |
核心思想 | 强调“道”(正义、仁政)的重要性,认为民心向背决定成败。 |
应用领域 | 政治、管理、领导力、人际关系等 |
现代启示 | 领导者应注重公平、正义与道德,才能赢得他人信任与支持。 |
相关名言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
通过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层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道德与正义在社会运行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在个人行为和公共事务中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