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俱下一句】一、
“万籁俱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其中“万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俱寂”表示全部静止。因此,“俱”的下一句是“寂”,整句为“万籁俱寂”。
在实际使用中,“万籁俱寂”多用于描写夜晚或寺庙等安静的环境,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及其出处,以下以表格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万籁俱寂 |
出处 |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原文诗句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成语解释 | 形容周围一切声音都消失了,非常安静。 |
关键字 | 万籁、俱、寂 |
“俱”的意思 | 都、全部 |
“寂”的意思 | 静、寂静 |
下一句 | 寂(即“万籁俱寂”)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环境的宁静,如夜晚、寺庙、山林等。 |
作者 | 常建(唐代诗人) |
三、结语
“万籁俱寂”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与美感。在日常写作或表达中,合理运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