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犁庭扫穴的意思】“犁庭扫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敌方进行彻底的打击,不留后患。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战争语境,强调的是军事行动中的彻底性与毁灭性。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犁庭扫穴 |
拼音 | lí tíng sǎo xu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若夫边郡之将,守土之臣,皆能犁庭扫穴,摧锋陷阵。” |
释义 | 原意是翻动庭院,铲除洞穴,比喻彻底摧毁敌人的巢穴或据点,不留余地。 |
用法 | 多用于军事或比喻性的语言中,表示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
近义词 | 灭绝殆尽、斩草除根、荡平敌营 |
反义词 | 仁慈宽恕、留有余地、手下留情 |
二、成语详解
“犁庭”是指像耕地一样翻动庭院,象征着彻底破坏;“扫穴”则是清扫敌人的藏身之处,如同清除巢穴。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对敌人进行大规模、彻底的清剿行动,往往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在现代使用中,“犁庭扫穴”多用于描述对犯罪团伙、恐怖组织等势力进行强力打击,表达出一种坚决、果断的态度。
三、使用示例
1. 军事场景:
“我军采取犁庭扫穴的策略,一举歼灭了盘踞多年的匪帮。”
2. 比喻意义:
“公司决定对内部腐败现象进行犁庭扫穴式的整顿。”
四、总结
“犁庭扫穴”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历史背景和军事色彩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敌人的彻底打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战争文化中的一种强硬态度。在现代语境中,它被广泛用于描述对问题的彻底解决,强调行动的力度与效果。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