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以一二九事件 为主题的班会?】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学生爱国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在民族危亡之际,北平(今北京)的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这一事件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以“一二·九”事件为主题开展班会,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班会策划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主题 | “铭记一二·九,传承爱国魂” |
时间 | 建议选择12月9日前后或相关纪念日 |
地点 | 教室或多功能教室 |
参与对象 | 全体班级学生及班主任 |
形式 | 主题演讲、视频播放、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知识问答等 |
准备内容 | 历史资料、图片、视频、PPT课件、道具、手抄报等 |
流程安排 | 开场导入 → 历史回顾 → 视频展示 → 情景再现 → 小组讨论 → 总结升华 |
目标 | 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精神、增强责任感 |
三、具体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
- 班主任提前收集“一二·九”事件的相关资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影响等。
- 制作PPT课件,整理历史图片、视频片段。
- 安排学生分组准备情景剧或演讲内容。
2. 活动流程
- 开场导入:由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简要讲述“一二·九”事件的基本情况。
- 历史回顾:通过PPT或视频展示“一二·九”运动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认知。
- 情景再现:由学生扮演当时的学生、教师或民众,重现当时的游行场景。
- 小组讨论:围绕“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一二·九’精神?”进行交流。
- 总结升华:班主任总结发言,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3. 后续延伸
- 鼓励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或制作手抄报。
- 组织参观本地红色教育基地或观看相关纪录片。
- 将“一二·九”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四、注意事项
- 确保内容真实、准确,避免出现错误信息。
- 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避免情绪化表达。
- 注重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结语
“一二·九”运动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象征。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感悟精神、激发斗志。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