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讽刺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与人性扭曲。书中不仅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也极富哲理与讽刺意味。以下便是《儒林外史》中的15句经典名句,每句都蕴含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1.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这句话道出了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叹息,表达了作者对虚荣浮华的批判。
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说明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也暗示了社会对人才的误判。
3.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虽是常见俗语,但在《儒林外史》中却显得格外讽刺,因为许多“有心人”最终仍被现实打败。
4. “人生在世,不过如此。”
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后的淡然与无奈,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5.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成功之路的艰难。
6. “人心不足蛇吞象。”
借用民间谚语,揭示了人性中贪婪的本性,讽刺那些贪得无厌之徒。
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道出了知识与经验的重要性,也暗含对当时士人空谈学问的批评。
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但在这部作品中,时间往往被浪费在无谓的追求上。
9. “世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出自范进中举的情节,讽刺了当时社会对读书的盲目崇拜。
1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体现了儒家思想,但也让人反思: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1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表现出一种气节和操守,但在《儒林外史》中,这种理想常常被现实击得粉碎。
12. “君子之交淡如水。”
描述了君子之间纯真的友谊,但现实中的“君子”却往往虚伪而势利。
13. “百闻不如一见。”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在书中,很多“耳闻”的故事远比“目睹”的更荒诞。
14.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说明时间能考验人的心性,但在科举制度下,人心早已被扭曲。
15.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的感慨,也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无奈。
这些句子不仅是《儒林外史》的思想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社会、命运的深刻反思。它们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