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学中,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全诗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其中,“岩扉松径长寂寥”的下一句是“唯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通过“岩扉”“松径”等意象,展现了山林深处的寂静与空旷。而“幽人”则象征着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隐士形象,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孟浩然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在这首诗中,他不仅刻画了自然景色,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通过对这一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