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活性炭的类别和代码】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治理过程中,活性炭被广泛用于吸附有害气体、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活性炭逐渐饱和,失去吸附能力,成为“废活性炭”。根据国家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的一种,需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管理,并赋予相应的废物代码。
以下是对废活性炭的类别及其代码的总结,便于企业在处理、运输和处置过程中合规操作。
一、废活性炭的类别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及相关行业标准,废活性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序号 | 类别名称 | 说明 |
1 | 含重金属的废活性炭 | 在吸附过程中捕获了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性。 |
2 | 含有机物的废活性炭 | 主要用于吸附有机废气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系物、酚类物质等。 |
3 | 含溶剂的废活性炭 | 在工业清洗、涂装等过程中使用,吸附了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 |
4 | 其他类型的废活性炭 | 包括未明确分类但具有污染特性的废活性炭,需根据具体成分进行判定。 |
二、废活性炭的代码
根据《危险废物代码表》(GB 18597-2020),不同种类的废活性炭对应不同的废物代码,以便于识别、管理和监管。
序号 | 废物代码 | 名称 | 类别说明 |
1 | 900-039-06 | 含重金属的废活性炭 | 吸附了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活性炭 |
2 | 900-041-06 | 含有机物的废活性炭 | 吸附了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 |
3 | 900-042-06 | 含溶剂的废活性炭 | 吸附了有机溶剂的活性炭 |
4 | 900-049-06 | 其他含有害物质的废活性炭 | 未明确分类但具有污染特性的活性炭 |
三、注意事项
1. 分类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废活性炭进行分类,避免混入非危险废物中。
2. 合规处置:废活性炭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填埋。
3. 记录与申报:企业需建立废活性炭的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台账,并按规定向生态环境部门申报。
通过合理分类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废活性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企业的环保合规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重视废活性炭的管理流程,提高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