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更半夜的意思】“三更半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深夜时分,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的时间段。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时间,还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寂静或紧张的氛围,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
一、成语解释
成语: 三更半夜
拼音: sān gēng bàn yè
字面意思: “三更”是古代计时单位,“半夜”指午夜时分。合起来表示深夜时分。
引申义: 指深夜,也比喻事情发生得突然或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
二、来源与出处
“三更半夜”源于古代的夜间计时制度。“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其中:
- 一更:19:00 - 21:00
- 二更:21:00 - 23:00
- 三更:23:00 - 1:00
- 四更:1:00 - 3:00
- 五更:3:00 - 5:00
因此,“三更”指的是深夜23点至凌晨1点之间,而“半夜”则泛指午夜前后。合起来“三更半夜”就代表了最深沉、最寂静的夜晚。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时间 | 他总是在三更半夜才回家。 |
形容秘密行动 | 那些小偷趁着三更半夜来偷东西。 |
表达惊讶或紧张 | 三更半夜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把他吓醒了。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夜深人静、子夜时分、深夜时分 |
反义词 | 白天、日出之时、清晨 |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三更半夜 |
拼音 | sān gēng bàn yè |
字面意思 | 深夜时分(23点至1点) |
引申意义 | 指深夜,也暗示事情发生得突然或隐秘 |
出处 | 古代夜间计时制度,一夜分五更 |
常见用法 | 描述时间、秘密行动、表达紧张或惊讶 |
近义词 | 夜深人静、子夜时分、深夜时分 |
反义词 | 白天、日出之时、清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三更半夜”不仅是一个时间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夜晚的理解和想象。在现代生活中,它依然广泛使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形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