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怎么算】“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减法计算方法,尤其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加减法教学中经常使用。它主要用于解决“十几减几”的问题,比如13-5、14-7等。通过“破十法”,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过程,帮助他们建立数的分解与组合概念。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指的是在计算“十几减几”时,把被减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然后用这个整十数减去减数,再把结果加上剩下的个位数。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先拆后减”。
例如:13 - 5
1. 把13拆成10 + 3
2. 先用10 - 5 = 5
3. 再把5 + 3 = 8
所以,13 - 5 = 8
二、破十法的步骤总结
步骤 | 操作说明 |
1 | 将被减数(如13)拆成10 + 一个个位数(如3) |
2 | 用10减去减数(如5) |
3 | 将得到的结果加上那个个位数(如3) |
4 | 得到最终答案 |
三、常见例题演示
题目 | 计算过程 | 答案 |
12 - 4 | 10 + 2 → 10 - 4 = 6 → 6 + 2 = 8 | 8 |
15 - 7 | 10 + 5 → 10 - 7 = 3 → 3 + 5 = 8 | 8 |
17 - 9 | 10 + 7 → 10 - 9 = 1 → 1 + 7 = 8 | 8 |
11 - 3 | 10 + 1 → 10 - 3 = 7 → 7 + 1 = 8 | 8 |
14 - 6 | 10 + 4 → 10 - 6 = 4 → 4 + 4 = 8 | 8 |
四、为什么使用“破十法”?
1. 便于理解:孩子可以通过拆分数字,更直观地看到减法的过程。
2. 培养数感:有助于孩子掌握“10以内加减法”和“进退位”的概念。
3. 为后续学习打基础:是学习“借位减法”的重要铺垫。
五、小贴士
- 在教孩子使用“破十法”时,可以配合实物或图片,帮助孩子建立直观认识。
- 多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巩固对“破十法”的理解和应用。
- 可以结合“凑十法”一起学习,形成完整的减法思维体系。
结语:
“破十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减法技巧,适合初学数学的小朋友掌握。通过拆分数字、逐步计算,孩子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减法的本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鼓励,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