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郦道元原文】一、文章总结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一篇,主要描绘了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征。文章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变化,展现了山川壮丽、水流湍急、风景如画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描写。
本文不仅是一篇地理记述文,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广泛传诵,成为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二、内容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三峡》 |
作者 |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
出处 | 《水经注》 |
文体 | 叙事性散文 / 地理志怪文 |
主要内容 | 描写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征,包括山势、江水、四季景色变化等。 |
写作特点 | 简练生动,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突出自然景观的壮美。 |
核心句摘录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季节描写 |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
情感表达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体现作者对地理与自然的热爱。 |
文学地位 | 被视为描写山水的典范,影响深远,广为流传。 |
三、结语
《三峡》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将三峡的壮丽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地理研究角度来看,《三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